现在汽车市场卷得飞起,相信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,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最直观的就是卷价格,今年以比亚迪为开端的价格战,引得多个车企纷纷加入战局,这其中肯定有诸多不易,毕竟价格与成本直接挂钩,消费的人在买买买的同时,难免也会有所疑虑:降价是否意味着降质?
就在前不久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,终于有“头铁”的车企大佬给出了答案,吉利杨学良在演讲中公开呼吁:不能简单的打价格战,要在保持价格上的优势的前提下,打技术战、品质战、品牌战、服务战,尤其是企业的道德战。不能无序竞争,反对制假售假。
这个言论一出,立刻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,虽然没有点名哪些车企在“制假售假”,但直接表明了吉利对于降价的态度,就是坚决“低质降价”,在卷价格的同时,也会保证技术、品质、服务不打折,而不能以此作为卷价格的代价。
这看似是在向行业发出呼吁,但实际上无疑是在为广大购买的人发声,面对越来越可观的购车成本,消费者自然买得省心,但能不能够用得放心,就很考验车企的良心了,毕竟品质没办法通过肉眼快速了解,换而言之如果被以次充好,消费者恐怕也很难发现。
而且如今消费者真正看重的,不单单在于表面的价格而已,品质、安全、技术等等,都是选车的重中之重。购车或许是一时的决定,但用车肯定是长久的考验,事关出行安全无小事,技术、品质与服务一定不可以弄虚作假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吉利发声之后,我们得知比亚迪李云飞也在论坛现场输出观点,内容同样围绕着降价而来,显然比亚迪也希望借此机会,向消费者表明降价来源。但巧合的时间点,难免令网友有所疑问,为何在吉利戳破“低质降价”的窗户纸之后,比亚迪高管立马急眼回应,此举疑似对号入座。
根据比亚迪李云飞的观点,如今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,原材料降价而产品不降价,就是对消费的人的不道德。这个观点乍看之下挺有道理,但是凭心而论不能以偏概全,因为汽车的成本不单单来自于电池的成本,还涉及到三电成本、车身用料,例如高强度钢材比重、内饰材料是不是环保等,倘若车企在这些消费者肉眼不可见的地方减少相关成本,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,即便价格下降又如何?安全品质等于大打折扣,这样车哪怕价格再低你敢开吗。
事实上就在比亚迪前不久推出的秦L上,由于实测刹车距离在44米开外,1.5L自吸发动机性能缩水等问题,已经被网友们所诟病,毕竟造车技术更迭至今,实测刹车距离还是这个成绩,与主流的银河L6速腾等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至于发动机的问题,秦L的1.5L发动机上限功率仅为74kW,而同样价位的银河L6举例,其采用的是1.5T涡轮增压发动机,上限功率达到120kW,这个差距着实不小,放在同价位中,确实很难说得过去。由这样来看,秦L确实做到了卷价格,但是在性能和安全性能这样一些方面,似乎又不卷了。
此外,此前沸沸扬扬的高压油箱事件上,很难想象比亚迪的销量担当秦PLUS上,并没有采用高压油箱的设计,又是一个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的例子。反观银河L6全系都配备了高压油箱,这将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,但成本相对更高。更不要说在被动安全上银河L6拥有e-CMA架构的前副车架碰撞脱落设计,能够大大降低碰撞事故中对乘员舱的冲击,保障乘员舱完整,但秦PLUS并无此设计,碰撞时副车架不易与车身脱开。
相信看到这个地方,大多数人应该就明白了,正如前面所言,降价实际上很考验车企的良心,在消费的人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玩猫腻,再大玩降价经营销售的策略,确实能带来更好看的销量,但此举无疑是在牺牲消费者的出行品质,也在赌车企未来的长久口碑,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。
总之,希望车企在看重销量涨跌的同时,不要被眼下的好成绩冲昏了头脑,每一个销量都来自于消费者的支持,只有从消费者的方面出发造好车,才能不负众望。至于那些醉心于卷价格、“制假售假”的品牌,希望可以在吉利的呼吁之下,严抓技术、品质、服务,毕竟中国新能源车能够发展至今天的高度,离不开每一个车企的共同努力,相信卷价格只是内卷的一环,也要坚持技术、品质、服务始终在线,这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。